小园子里“寻”百年:鼓楼幼儿园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

本书分为三个篇章:百年印迹之人·纪事、百年印迹之物·纪事、百年印迹之影·纪事。每一篇章包含十篇文章以及一篇针对以上十篇文章的系统性、科学性、洞见性的述评。
全书从“百年印迹之人·纪事”“百年印迹之物·纪事”“百年印迹之影·纪事”三个篇章出发,人、物、事面面俱到,娓娓道来,发人深思。“百年印迹之人·纪事”以陈鹤琴、甘梦丹、张宗麟、钟昭华、周淑钟、陈之璘、姚稷姗、徐惠湘、闵传华、崔利玲十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展开探寻和梳理,将每一位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幼教道路的坚守者们对鼓楼幼儿园各时期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充分展示。“百年印迹之物·纪事”中以重现的笔调再现十个带着“活教育”光芒的见证物:头条巷25号门牌、鼓楼幼稚园旧址、陈鹤琴故居、设计的各式玩具、百年黄杨树、《幼稚园课程标准》、《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一切为儿童”题字,挖掘蕴含在“物”中的“活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讲述园史变迁中“物”的演变过程。“百年印迹之影·纪事”则在探寻“一切为儿童”主张下的教育行动,包括:到农村去、打造儿童游戏场、玩是小孩子的整个生活、与动物做朋友、做“活教育”里的小创客、毕业奇妙夜和毕业舞台、走向大社会、“活”的课程审议、亲近小园子里的植物、演绎我们都是小兵丁,从具体的教育行动中活化出各种真实可见的“活教育”思想。
三篇述评分别为“‘活教育’传承的精神谱系: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幼教道路的坚守者们”“在百年历程中存续:孕育、承继、革新‘活教育’的见证物”“一切为儿童:‘活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的百年传承与发展”。它们观点独到,证据有力,最后都能给每个篇章打上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启发的烙印与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