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

联合报《读书人》优质童书
“好书大家读”年度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
第十届信谊幼儿文学奖“图画书创作”入选
内容简介
看到流浪狗时,孩子可能会说:“听说他们会咬人,好可怕哦!”
“为什么会有流浪狗?被捕犬队抓走的狗会怎么样呢?”
“小狗好可爱,我可以带回家养吗?”
“怕狗”是赖马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来源,小时候被狗咬过的他,把怕狗的心情画进了《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书中的小男孩因为太怕狗,只好“装作一棵树以免被狗咬”,还画了张地图要找“一条没有狗的路”。不过,看到捕犬队抓走流浪狗,男孩也忍不住同情起他们……
你家也有怕狗、或想养狗的孩子吗?
一起共读《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思考流浪动物的问题,书末还有“我可以养狗吗?”问答测验,引导孩子建议如何养宠物的正确观念。
19年前画这本书时,我画得很快,拿着蜡笔画得满脸通红,有种一气呵成的快感。改版时,我反复斟酌,结果花了比当年更多的时间,在画面中增加了细节和背景,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氛围。
当年,我希望可以借图画书让大人小孩都想想流浪狗的问题,可是隔了多年,现在仍有各种流浪动物的问题。我自己现在有了三个孩子,遇到小狗可爱的模样,我跟孩子都会觉得心动,但我们会先一起讨论“可以养它吗”这个课题。养狗要付出很多心力,狗的寿命又比人类短,主人还要面对分离的痛苦等等。我的初衷还是一样,希望父母借这本书让小朋友知道,狗也是一个生命,所以决定要养狗之前,一定要仔细考虑清楚。
专家推荐
会说故事的图画
柯倩华 (儿童文学评论家)
这本书是第十届信谊幼儿文学奖的入选作品,经过编辑的努力,于1997年11月第一次出版,广受好评与喜爱。就图画书的文图关系和图像语言来看,它一直是原创作品中极佳的范例之一。
它的文字很少,除了少数几页有成人(父亲)角色的发言以外,几乎每一
页不超过两句话。文字风格简明、素朴,没有花俏的装饰语或赘字,恰如其分
地发出小男孩的声音,传达他的态度和困惑。至于角色(包括人和狗)的塑造、场景氛围的安排、情节推展的节奏和层次、引人入胜的戏剧张力,全用图画来表现。图画的风格与文字风格相称,只是更大胆并充满情绪,没有华丽琐碎的装饰图案,以精准有力的图像语言完成高明而精彩的图画故事。
书名页上巨大的黑影,暗示恐惧的气氛。故事一开始,整个画面全是大大小小的流浪狗,塑造泛滥成灾的感觉,设定问题。紧接着连续两页夸张的想象画面,强化问题的严重性,“这实在太可怕了!”这句话既可以视为前一页文字的延续,也可以指涉流浪狗和骷髅的图像,明快地展现文图的紧密合作。图像的线条与颜色随着情节而变化,描绘了流浪狗从可怕、可怜到可爱的形象。巧妙的构图亦随情节发展,从狗大人小(可怕)、人大狗小(可怜)到人与狗的肢体接触(可爱),转换人与狗的强弱消长关系。清晰的逻辑思考引导读者从认识问题的表象开始,进而追究问题背后的成因;从人的情绪感觉开始,进而思索人的责任,并落实在“我”的现实行为上。小男孩独自“想了一想”的画面,表现出思考对于这个故事主题的重要意义。
将近十九年之后,创作者修改了线条肌理,并增添了背景图和细节。新版的字体改为儿童手写字,符合小男孩第一人称的叙述语气,也和手绘地图的感觉一致。父亲赶狗的背景涂上颜色,增添沉重无奈的气氛,加强与前一页的连续性。捕犬队的车子左上方,新增一名抱着狗的女子,与被捕的流浪狗形成对比。原本空白的车牌有了数字,以“救救我”的谐音表达诉求的讯息。结局的画面改为向右行进的方向,延展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是图画书最迷人之处,让作品经历时空考验而历久弥新,也是儿童擅长与感兴趣的地方。希望这本书继续让孩子们享受图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