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清!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

一本让孩子看见“生物多样性”的图画书
一本让孩子看见大自然奥秘的美丽图画书
地球上的生物多达两百万种,每年还持续发现新生物!
更神奇的是不同的生物必须互相依靠才能生存,
而人类与动植物之间到底有什么密不可分的关系?
内容简介
地球上任何不可思议的地方都有生物!
沙漠中、深海底,或是滚烫的温泉里……你想得到或是想不到的地方,到处都有动物或植物,而且每种生物从吃的食物、住的地方,到生长的方式,都必须互相依靠才能生存!
大自然里的动植物多到数不清,每年还会持续发现许多新的生物,像是迷你变色龙、斑马章鱼、蓝眼斑袋貂等等。可是也有许多生物已经消失灭绝了,包括袋狼、旅鸽、越南爪哇犀、奇辉椋鸟……甚至还有一些可能在人类发现之前就绝种了!如果世界上的物种越来越少,人类还能生存吗?
一本让孩子看见大自然奥秘的美丽图画书!
生态作家尼古拉和英伦知名插画家艾蜜莉,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以流畅又动人的方式介绍给孩子。每个画面都细腻有致,其中穿插了许多小知识,让读者在丰富的图画间探索。
一翻页,灭绝动物的博物馆画面赫然出现眼前,那些如同标本般的动物,令人赞叹却又无限惋惜,不禁思考起人和其他生物间的关系。人类到底是和万物互相依存,还是大自然的破坏者?当你听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时,可曾想过这里的“我们”,除了人类以外,还包括了其他两百万种不同的生物?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之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说过:“砍掉一棵树,失去的绝不仅是一棵树,而是上面众多已知及未知的生物。”地球上各式各样的生命,彼此的关系十分复杂且脆弱,这种依存关系存在于蜂鸟、蜜蜂和花蜜的食物链中,也存在于蝙蝠、青蛙和让他们栖息生长的叶子之间。每种生物都是互相依赖的,而人类也是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分子,如何能够不重视这个议题!
专家推荐
真的数不清!只要我们不任性糟蹋
文/张东君(科普作家、动物保育教育基金会秘书组组长)
从前,当我爸爸担任樱花钩吻鲑的保育计划总主持人时,常被问“政府花这么多钱保育这种剩下二千条左右的鱼,平均一条要花我们的税金一、二十万元。可是我们又摸不到看不到吃不到,那保育它们,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就像我还在念博士班的时候,没事就被问:“研究青蛙?那能当饭吃吗?”然后我就得用力掰个像是“青蛙是重要的环境指标,因为它们的生活横跨了水里和陆地上,所以……”之类的政治正确理由,让别人不再问下去。其实我超级想回答“因为我高兴啊”“我觉得那很有趣啊”“我好奇啊”等等。可惜绝大多数的人不能够接受这种答案,而且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价值并不应该这样被衡量。对大多数(短视的)人类来说,只有看起来可爱的、对自己有用的才值得留下。而野生动物,特别是“丑”的、“有毒”的、不知道能干嘛的,似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大家连了解都不愿意,或甚至任意宰杀还洋洋得意。听到日本的水獭、云豹已经绝种,黑熊、穿山甲、石虎、食蛇龟等动物濒临灭绝也都毫不在乎。
其实,即使不认识动植物的名字,光是欣赏它们——它们的颜色、构造、生长方式、生态习性等等,都是非常有趣的事。而且每一种生物彼此之间都互相有关联、互相依靠,只要有一种生物消失,就会有其他生物跟着不见,牵一发就会动全身。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心,却导致这些连结逐一被破坏,于是生物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像是纪录片《老鹰想飞》里,田地滥用农药不仅造成许多小型鸟类死亡,在食物链顶端的老鹰,也因此数量大减,濒临绝种。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真的数不清!在陆地上,从深谷、平原到天空,在海中,由潮间带到深海、最深的海沟,已被发现的、过去曾经存在但已消失、尚待我们去寻找的,真的是千千万万数不尽。有些很大很大,像陆地上的大象或海中的蓝鲸;有些很小很小,得用电子显微镜才勉强看得见,而且光是在我们的睫毛里、皮肤上,就有非常非常多,多到我说了你会觉得好可怕的各种微生物呢。
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真的数不清,只要我们不任性糟蹋。找一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我们认识多少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