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是鱼

行政院新闻局推介“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
第十一届信谊幼儿文学奖“图画书创作”佳作奖
第34梯次“好书大家读”
《开卷》一周好书榜
近似白日梦的想象游戏,
以草原为海、以云变化为大小鲸鱼等,
提供小读者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假装是鱼就变成鱼,享受意外获得的乐趣,可以满足孩子的想象。
简洁的图画与文字,和着故事发展,将镜头拉远或趋近,并以各种视角来取景,表现的手法相当生动。
想象力奔驰的假装游戏
林意雪 东华大学教育与潜能开发学系副教授
假装,是孩子们常玩的游戏。假装爸爸、假装公主、假装没看到、假装睡着……
现在,国内的孩子离自然愈来愈远了,他们不太假装自己是花、是马、是自然界的生物。《假装是鱼》,将我们带回人性中原有的、想要亲近自然与动物的渴望。
一天要阅读数个故事,几年下来,自己所阅读过的故事不下千百个。有时候,
从不同的故事当中看到了太多雷同,便很难再引发新的感受。在信谊幼儿文学奖评审的过程中,第一次读完《假装是鱼》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心跳加快、掩不住惊喜的笑容……我想,我爱上了这个故事。
有时候,好的故事引起的是内心深层的感受,并不是理性所能分析的。但是我想,它作为评审们公认的一部好作品,仍然有它说得出来的好。首先,我认为作者是一位会说故事的人,而且遵守了“让主角自己说话”的原则。故事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老套地先交代时间、地点及人物;相反的,它以简单的一句:“谁在叫?叫我们耶!”带出主角“雪宝”和她的狗“巧比”。
接着,以十分简洁利落的图画与文字,将读者带入寻找鲸鱼妈妈与拜访大海的情节。配合着剧情发展,作者将镜头拉远或趋近,并以各种视角取景,表现的手法相当生动。而在造型的部分,不论是鲸鱼、狗或海草,都是很自然“流”出的笔触,不是刻意“造”出来的。在一些细节上面,亦处处可见作者的用心经营。例如环衬页上所设计的图案,前面是草原上飘着一只只蝴蝶,后面则变成了许多小鱼,暗喻草原变成了海。
读者在阅读时,不妨试着让想象力奔驰一下:小鲸鱼为什么会在草原上?雪宝和巧比怎么到大海里去的?鲸鱼妈妈如何送他们回草原的?或许,这一切都是孩子“假装”的游戏,假装看到鱼、假装帮忙、假装是鱼……
而作者,不过是带着读者假装在玩“假装是鱼”的游戏。
轻松地尽情假装……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1997年一个很悠闲的下午,我随意玩水彩,画了一张自己非常喜欢的图——在一片不知道是天空还是大海的深蓝色里,背上长了鱼鳍的小女孩,眼睛闭着,很舒服地趴在一只大鲸鱼上;旁边一只小鲸鱼笑着,嘴巴开个缝,好像在说什么。隔了一年,也是个天气热的日子,有点烦躁,我看看那张图,脑中出现一个画面——有个小女孩带着她的小狗来问我:“嘿!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小鲸鱼啊?”《假装是鱼》这个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小鲸鱼为什么会出现在草原?风吹来的时候,草原真的会变成海吗?雪宝和巧比真的只要假装自己是鱼,就可以潜到大海里吗?怎么可能呢?这些问题我都有答案,但我觉得什么也不用说,因为这一个个的问号,都是这个故事对你的邀请,邀请你暂时放下规则、轻松自由一点,随着雪宝和巧比到海底鲸鱼的家,无所谓地跟着海带摇晃、开开心心地吃一吃有海味的点心。
我花了好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在水里学会手脚并用,却又迟迟学不会在游泳时换气,但这本书出版后,我终于成功了! 因为,一个好朋友在水里跟我说:“你只要假装自己是鱼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