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孩子研究稻子, 孩子却对甘蔗感兴趣,怎么办?
作者:宁谊文化
《甘蔗有多高?》以纪实的形式,讲述了台中市爱弥儿逢甲分校幼儿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展现了该校“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主题活动兴趣、尊重幼儿问题解决方法,而选择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历程。
一般而言,一个课程及涉及的主题活动,都是经过教师或其团队事先精心设计的。爱弥儿逢甲分校的香兰和嘉惠两位教师也不例外,她们原本设计了在 8月底开展“食物”主题活动,打算带领孩子们一起研究稻米。在带领孩子们参观了郊区的稻田,让孩子们接触到真正的稻子之后,过两个月,也就是 10 月下旬,她们又带着孩子们来到这片稻田,目的是让孩子们观察长高了的、结了穗的稻子与之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类似的课程,当地不少幼儿园同样在做,都是在利用地理、季节及农作物等资源,开发相应的课程及设计多层次的主题实践活动,满足孩子们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和发展自身的成长需要。
从总的方向看,这些充分结合或利用本地资源所开发的课程,都可以归为“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更多地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感悟和发展的一类。所不同的是,当香兰和嘉惠两位教师发现孩子们对稻米并非很感兴趣,而对稻田边长出的一株株甘蔗产生兴趣,特别是从稻田回到幼儿园,看到小班菜圃里同样种植了甘蔗,也想在本班菜圃里种植甘蔗之后,及时捕捉到了孩子们这种兴趣上的变化趋向,并果断地把课程的重心转移到“甘蔗”上来。因孩子们兴趣转变而发生课程内容的调整,特别是此后,教师竟完全抛开了原先设计的稻米主题,转而跟随孩子们的兴趣“另起炉灶”,开展起甘蔗种植、甘蔗测量、甘蔗保护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这样的课程开发与实践上的“大回环”变化,展现了教师对“以幼儿为中心”教育理念在认识深度上和实践操作上的不同一般,而这样的不同一般,集中体现在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践进程中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充分尊重上。
教师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充分尊重,全方位地体现在新确立的“甘蔗”课程开发过程中。从甘蔗种植开始,孩子们就持续地关注甘蔗生长情况。他们在对甘蔗高度不断进行测量、记录的同时,对测量本身也生发了不小的兴趣,进而生发出对桌椅、白板和教学楼高度的测量。教师跟随孩子们的兴趣,与孩子们耐心地探讨测量的方式方法,任由他们在思维和经验可及的认知里不断地试错,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更新认知,充分地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触碰生活,感知世界,发展思维,增长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黄村第三幼儿园
本文授权转载
评论
-
暂无评论